信阳毛尖工制介绍
1、筛分
将采摘的鲜叶按照不同的品种分别进行分类,分别为鲜叶、清叶和雨叶、早上采摘的鲜叶和下午采摘的鲜叶,分别将碎叶和其他异物取出放置。
2、摊放
将筛选好的鲜叶依次铺在室内通风干净的竹编簸箕筐上
厚度应为(5-10)厘米。雨水叶子或高含水量的新鲜叶子应该铺得很薄。中午和下午使用的向阳树叶或新鲜树叶应铺得很厚。它们应该每隔1小时左右轻轻转动一次。室内温度应低于25,以防阳光照射。摊放时间应根据鲜叶的等级控制在(2-6)h,当失去绿色气体,叶片变软,鲜叶失水约10%时,可支付摊放时间,当天的鲜叶应每日完成。
3、生锅
采用专用煎茶铁锅,锅口面直径为84厘米(预先打磨、清洗,不生锈),生锅倾斜约35度,盘面正面约40厘米高,操作方便,后壁1米多高,贴在墙上。生锅采用干柴为燃料,锅温为(140-160),每锅鲜叶量约500克,锅温应以手掌心为准,手掌心距锅心3-5厘米,有烫伤手的感觉时,应抛掉鲜叶。 用茶柄(用细而软的竹枝制成的圆扫帚)反复采摘和翻动绿叶,当绿叶变得柔软和柔软(3-4)分钟后,用茶柄折叠绿叶的顶端,轻轻地揉搓绿叶并将其包在壶中(具有适度灭酶作用的茶叶应在带有茶柄的倾斜壶中自然旋转)。绿叶进一步变得柔软、柔软和卷曲,最初形成浸透的松绳,嫩茎不断折叠。 然后,用茶柄尽快将茶叶扫入锅内。蒸煮时间为(7-10)分钟,茶叶含水量约为55%。雨露鲜叶,火温升高(10-15),频繁翻动和摇动,嫩叶含水分较多,火温稍高,动作宜轻。
4、熟锅
与生锅的规格一致,与生锅平行设置,倾斜40度。在收到从生锅中转移过来的茶叶后。壶内温度为(80-100),开始时仍使用茶柄,先用茶尖打碎茶球,再用茶尖揉搓茶叶,继续“包揉”。大约(3-4)分钟后,茶杆被进一步拉紧,茶杆稍微变平,并且“推动杆”被执行。当茶棒稍紧而直,不粘在一起时,用手“伸直”茶棒(手掌向下,拇指和食指略呈张开成“八”字形,另外三个手指和食指合在一起,微微向内弯曲,形成虎口状,便于抓握。抓住锅里的一些茶叶,紧紧地抓住它们,以便完全抓住你的手掌。然后,在壶的中心有一个10厘米的高须和一个结实的手腕,手里的一部分茶叶从“老虎嘴”中被抛出,并扩散到壶的上边缘,茶条沿着倾斜的壶自然地滚回到壶的中心。这是重复的,逐渐形成一个紧,薄,圆,直和光滑的形状。整个过程的操作持续大约(7-10)分钟。当含水量约为30%时,立即将锅清洗干净并铺在簸箕上。
5、初烘
用煮好的锅里出来的4 ~ 5壶茶叶作烘烤,摊匀,厚度2厘米,选用优质无烟木炭,燃烧后用薄灰毯控制火温,火温为90 ~ 100。根据火候的大小,每隔(5-8)分钟轻轻转动一次,20-25分钟后,等待茶棒成型,用手抓住茶棒,轻轻戳一下手,然后以大约15%的含水量离开炕。
6、摊凉
初步干燥后,茶叶应放在室内,立即展开,放在一个大簸箕中冷却4小时以上,厚度为0
进一步干燥茶叶,直到含水量低于6%。厚度应为(5-6)厘米,温度应为60左右。每次烘烤茶叶时,应该是2公斤或5公斤左右。每隔10分钟,左手和右手接触茶叶,茶叶将被翻转和烘焙。大约30分钟后,当茶的香气显现出来时,将茶揉成粉末并烘焙。在一个大簸箕上分批分开并展开。适当摊凉后,放入干净的专用大茶桶中密封,存放在干燥、低温、卫生的室内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