郑州茶三里茶艺培训机构

茶艺师培训

郑州茶三里茶艺培训机构

咨询热线:15188349085
郑州茶三里茶艺培训机构 咨询热线 15188349085
首页 > 茶艺资讯

中国茶文化发展之明清茶文化

作者: 2020-09-09 浏览:

(一)茶叶的改革与发展

唐宋时期主要生产饼茶,尤其是贡茶。明代由于部分茶区生产的散叶茶质量较高,所以比较省力省时。因此,洪武二十四年(1391年),明太祖朱元璋颁布诏书,“制龙珠,但取芽茶以进步。”从那时起,贡茶变成了散芽茶。

这一改革,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名优茶的发展。与此同时,明代生产的茶叶开始多样化,除了清蒸绿茶之外,还有炒绿茶、黄茶、白茶和红茶。乌龙茶、红茶、花茶出现在明末清初。明清时期,随着茶叶生产的发展和制茶技术的不断创新,各地名茶发展迅速。龙井茶、黄山毛峰、碧螺春等多种名茶不断涌现。

西湖龙井茶历史悠久。清朝时,西湖龙井茶出名了。特别是乾隆皇帝,六次去江南,四次去龙井茶区。他先后为龙井茶写了七首茶诗。

(二)茶具和饮茶技巧的发展

从明代嘉靖到万历(1522 ~-1620),紫砂艺术家的紫砂茶具作品不断创新。四位著名的制壶家、赵亮、袁、和施大彬的作品工艺精湛,造型优美,诗词书法绚丽多彩。紫砂茶具的许多作品成为中国茶文化的瑰宝。

明清时期,由于散叶茶的发展,名优茶的数量大大增加,饮茶技巧也发展到多样化。最显著的发展是将“点茶”改为“泡茶”,以壶泡、杯泡、碗泡为主。小壶小杯喝乌龙茶的工夫茶法,绿茶花茶覆碗的茶法,藏族酥油茶、维吾尔族奶茶等各种少数民族饮茶习俗,形成了中国人多元化饮茶习俗的特点。

明清时期,由于饮茶的流行,全国各地出现了许多二十一种茶和茶文化的茶馆。特别是在北京、南京、上海、成都、杭州、广州等大都市,去茶馆喝茶消遣是很受欢迎的。

(3)茶书、茶诗、茶画多

明清时期熟悉茶的学者写了60多部茶书,其中钱邦年的《茶谱》、许次纾的《茶疏》、罗康的《茶解》、张远的《茶录》、包承蒙的《茶马政要》、卢廷灿的《续茶经》都是有影响的茶书。明清两朝的茶诗很多,明代的徐渭、文徵明、黄宗羲、唐寅,清代的曹廷栋、曹雪芹、郑板桥、高鹗、卢廷参、投岩武。

在众多诗人中,清朝乾隆皇帝李鸿数次下江南,四次游览龙井茶产地,观茶采摘,品龙井茶,每次写诗,将龙井茶命名为御用茶。到目前为止,杭州龙井村峰山下有乾隆皇帝封的“十八皇茶”。

(四)清代茶具的特点

清代中国已形成绿茶、红茶、乌龙茶、白茶、红茶、黄茶六种基本茶。但是这些茶主要是条状的散茶。所以无论什么茶,喝的时候还是用明朝的直接冲泡法,基本没有突破明朝人的规范。但与明朝相比,清代茶具的制作技术有了很大的进步,最充分的体现在清朝人使用的最基本的茶具上,即茶盏和茶壶。

清代的茶壶不仅造型丰富多彩,而且种类繁多。著名的有康熙五彩竹花盆、青花松竹梅盆、青花竹节盆、干长粉彩菊盆、马蹄形盆、道光青花口盆、小方盆。清代江苏宜兴紫砂壶茶具继承传统,又有新的发展

制作工艺极其娴熟。杨彭年在嘉庆、道光、卫风年间制作的紫二壶在当时也很有名。前者以精致取胜,后者以简约见长。特别值得一提的是,当时的县令“西冷八府”之一的陈满生,据说设计了一套新颖别致的十八壶体,是和杨凤年兄妹所作。泥坯半干时,陈曼生用竹刀在壶上刻诗或画。

这种工匠制作,文人设计的满生壶,创造了一种新的风格,增添了一种文化氛围。此外,自清代以来,福州脱胎漆器茶具、四川竹编茶具、生物茶具(如椰子、贝壳等)。)在海南也开始出现,使得清代的茶具异彩纷呈,形成了这一时期茶具的新特点。(结束)

THE END

相关资讯

茶艺大师是茶文化的传播者,不是简单的端茶送水
中茶普洱茶的红印、黄印、绿印、蓝印、紫印到底是什么名堂?
紧压红茶因为比较硬,应该怎么冲泡?
洗茶烫坏茶叶怎么办?三点教你防止洗茶烫坏茶叶