1.庐山云雾
庐山的云雾,古称“林文茶”,自明代以来已有至少300年的历史。这种茶产于海拔800多米的江西庐山上的寒坡口、五老峰、汉阳峰、小天池和仙人洞等地。庐山的茶叶种植始于东晋时期的著名僧人慧远。庐山是东晋时期的佛教中心。慧远在山里生活了30多年,教授佛教和发展茶。本世纪50年代,庐山云雾发展迅速,茶园面积超过5000亩。
庐山北临长江,东临鄱阳湖。它停在平坦的地面上,峡谷又深又隐蔽。云是江湖中水汽蒸腾而成。云海通常是巨大的,每年有195天的雾。由于高温上升延迟和等待期较晚,茶树发芽必须在谷雨后,即4月下旬至5月上旬。萌芽期是雾天的高峰期,创造了吴韵茶的独特品质。尤其是在五岳和汉阳峰之间,云不是一天到晚都散着的,产的茶是最好的。
由于天气条件,吴韵茶的采摘时间比其他茶晚,通常在谷雨和漫长的夏季之间采摘。以一芽一叶为初始发育标准,长约3厘米。
成品茶外观饱满美观,色泽鲜亮嫩滑,有隐芽。茶汤像兰花一样芳香,耐冲泡,喝后又变回甜棉花。
2.婺源茗眉
产于江西主要绿茶产区婺源县,属赣东北山区,创建于1985年。婺源一向以茶叶数量多、质量高而闻名。那时,婺源属于安徽,以“绿色村庄”而闻名,其中一些产于婺源。
茶区地势高陡,峰峦起伏,气候温和,雨量充沛,四季云雾不断,特别是海拔1000多米的银公山,适合茶树生长。以梅州茶树良种和婺源名梅以上地方大叶品种为原料,叶芽饱满,发芽早,产量高。
婺源名梅的采摘标准是一芽一叶。它要求芽和叶外露,饱满,大小和嫩度一致。
成品茶的形状像眉毛一样弯曲,露出银色的头发,颜色是绿色和光滑的。汤色黄、绿、清,香味浓郁持久。眉茶美食。
3.遂川狗牯脑
它产于江西省遂川县唐湖乡沟沟脑山,在1915年巴拿马国际博览会上获得金牌。歌夫茶生产始于清朝,已有近200年的历史。它曾经被称为“玉山茶”。
高古脑山位于罗晓山的南麓,有著名的汤湖温泉。青松翠竹,清泉云雾。更肥沃的砂质壤土,昼夜温差大,冬无严寒,夏无酷暑,是种植茶树的好地方。
这种茶的鲜叶非常细腻。采摘始于四月初,一个花蕾和一片叶子露了出来。
成品茶的形状紧凑而美丽,白发外露,芽尖略呈钩状。这茶汤有淡淡的花香。浸泡后,它很快下沉,并有一个清晰的颜色。
4.上饶白眉
产于江西省上饶县,创建于1982年,曾四次被评为江西名茶。它之所以被命名,是因为它看起来像一颗古老的长寿星的眉毛。它的鲜叶来自大的白茶品种。
花茶的采摘标准是从一芽一叶到一芽两叶。新鲜的叶子需要柔软、均匀、新鲜和干净。一个是不可或缺的。根据鲜叶的嫩度,上饶白眉分为殷浩、毛尖和翠凤三个品种,其中殷浩品种最好。
成品外观结实,条索均匀直,有许多白毛,颜色绿色湿润。酿造后,香气清亮,口感清新浓郁。特别是,殷浩的外观是白色的,芽和叶在杯中酝酿后,与
宁洪生产区位于江西省西北部,两座山——幕府山和九宫山——蜿蜒于其间。多山少田,地势高陡,绿树成荫,雨量充沛。土壤富含腐殖质,又深又肥沃。春夏之交,云凝深谷,雾锁高山,茶芽饱满,叶厚叶软,形成了宁红时代的优良自然品质。从祁平、港口、大断面、隐居等地的茶叶来看,铜鼓县西北部优于宁洪。宁浩是宁洪的瑰宝。
宁红的采摘始于谷雨前,始有一芽一叶,长约3厘米。红毛茶首先制作,然后精制而成。
超级宁红成品茶紧实细腻,前端的幼苗呈现微红色的筋和黑色的油。鲜嫩,醇香,汤色红,叶红嫩,有许多芽。
除了散吧茶,宁宏还有一捆茶叫龙须茶。
龙须茶是由独特的工艺制成的。茶身披红袍,叶条以胡须命名。产于秀水县满江乡宁洪村。道光年间,这种茶与宁红同时出现。选材考究,做工精细,风格独特。
制作龙须茶的鲜叶,要求生长旺盛、嫩度强、芽头壮。需要一个芽和一个叶到一个芽和两个叶,并且芽和叶需要具有相同的大小和长度。鲜叶在萎凋、揉捻、发酵和初步干燥后是半干半湿的。把它拉直到底部的一个水平,用90-100条作为一对,把两条绑在一起,外面是长的茶叶条,中间是短的茶叶条,从底部到芽尖用白线紧紧地绑在一起,就像一把装满墨水的大刷子。然后烘烤28-36小时。
最后,白线被去掉了,底部仍然用白线包了三圈。用彩色丝线包裹后,整个龙须茶被扎成网状。在底部被切开并且彩色的线被系上之后,线末端被用针插入茶中,并且一些线末端被稍微暴露,这是非常美丽的。每种产品重量为7.8克干,形状像红色樱桃枪头。冲泡时,花线末端被拉掉,白线不清,整个龙须茶成束下沉,芽叶向上展开,就像菊花一样。如果它沉浮,就叫做“杯底菊花枪”。
欢迎关注微信公众号:合众,为茶爱好者分享更多茶信息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