茶树根据叶的形状分为大叶种、中叶种和小叶种。
大叶种(大叶茶)和小叶种(小叶茶)是区分栽培茶品种叶片大小的常用术语。
叶片的大小取自新梢基部上方第二和第三叶位置的固定叶片。50厘米的叶面积为特大叶,28-50厘米为大叶,14-28厘米为中叶,14厘米为小叶。
中国茶叶研究所也用叶脉的对数(超过10对)作为大叶和中叶的判断。
一般来说,大叶种有大而柔软的叶子,叶子上有较薄的革质层。对于小叶种来说,叶子小而硬,叶子上的革质层更厚。
大叶种栅栏组织与海绵组织的比例为1:2或1:3。小叶种的比例为1:1或1:1.5。
大叶种有许多海绵组织细胞,因此有许多有效物质,如茶多酚和咖啡因,制成的茶有强烈的味道。
小叶种有更多栅栏组织,胡萝卜素和叶黄素总量高。这些萜烯衍生物可以分解成芳香物质,如-紫罗兰酮和茶螺烯酮,因此小叶种可以生产高风味的茶。
在加工工艺上,大叶种适合重力揉捻,使茶汁溢出并粘附在茶条表层,更便于环境微生物的凝固,为茶叶的后期陈化变化提供了良好的条件,为普洱茶独特品质的形成奠定了基础。
通常,普洱茶是由大叶茶制成的。
欢迎关注微信公众号:合众,为茶爱好者分享更多茶信息。